一周(3月3日至3月7日)市場回報
美股市場:截至美國時間3月7日,標普500指數報5770.2點,累計-3.1%;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報18196.22點,累計-3.4%; 道瓊斯指數報42801.72點,累計-2.3%。
港股市場:截至2025年3月7日,恒生指數報24231.3點,累計+5.9%; 恒生科技指數報6037.44點,累計+8.5%。
A股市場:截至2025年3月7日,上證指數報3372.546點,累計+1.6%; 深證成指報10843.73點,累計+2.2%; 滬深300指數報3944.01點,累計+1.4%。
大宗商品:截至2025年3月7日,現貨黃金報2909.1美元,累計+1.8%; WTI原油報67.04美元,累計-3.9%; 布倫特原油報70.36美元,累計-3.9%。
巨集觀觀察
美國2月非農就業人口(萬人)15.1,前值14.3,預期 16.0。 連續4個月震蕩下降,差於預期,24年11月來次低,美國12月和1月非農就業人數合計下修0.2萬人。 勞動力市場降溫,若持續下滑,25年降息幅度將上升。
中國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:中國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:1)GDP增長5%左右; 2)通脹2%左右; 3)赤字率4%左右; 4)地方政府專項債4.4萬億;5)超長期特別國債1.3萬億;6)特別國債0.5萬億:7)城鎮調查失業率5.5%左右。 對比24年,新增赤字規模1.6萬億+新增政府債務2.9萬億+新增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+新增特別國債5000億=新增政府投資5.3萬億。 除以24年GDP135億,5.3/135*100%=3.9%。 如果投資得當,基本能給25年GDP帶來3.9%增速,加上消費、出口,25年5%的GDP增速應該問題不大。
AI+軟體行業
摩根士丹利指出,人形機器人在重複性、單調性、危險性的工作場景中具有巨大潛力。 認為美國大約75%的職業和大約40%的員工具有某種程度的“人形機器人替代性”。 這相當於3萬億美元的潛在市場規模,即僅在美國就需要6300萬個人形機器人。 預計2030年,美國人形機器人市場總營收將達到約40億美元,2050年將達到1萬億美元。 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20億元人民幣,2050年將達到6萬億元人民幣。
OpenAI與甲骨文計劃在未來幾個月,開始在得州的一座新建的大型數據中心部署數十萬塊英偉達AI晶元,這是他們斥資1000億美元打造的星際之門基礎設施專案的一部分。 2026年底,該數據中心預計將部署64,000塊英偉達的GB200晶元。
半導體行業
博通FY25Q1業績:收入149.2億美元,同比增長25%,好於預期; 半導體業務82億美元,同比增長11%,好於預期; AI晶片業務41億美元,同比增長77%,好於預期; 基礎設施軟體業務67億美元,同比增長47%,好於預期; 調整後EPS為1.60美元,好於預期。 指引:25Q2:收入149億美元,同比增長19%,好於預期; AI半導體收入達44億美元。
台積電預計,未來五年內,海外工廠將對其獲利率產生2~3%的稀釋效應。 儘管如此,隨著規模擴大和生態系統改善,成本壓力將逐漸緩解。 長期來看,台積電的目標是維持53%以上的毛利率。 2025年台積電的CoWoS產能將再次翻倍,此前2024年已經實現了超過一倍的擴張。 重申了台積電未來五年“接近20%年複合增長率(CAGR)”的預測,其中雲AI半導體(包括AI加速器和記憶體控制器)的增長率預計將達到40%以上。
新能源車行業
比亞迪擬配售新H股,佔總股份約4.46%,配售價335.2港元,籌資435億港元。
中國互聯網行業
阿裡巴巴推出QwQ-32B模型,性能可與DeepSeek-R1媲美。 性能相當,但參數量更少,運算成本更低。 中國AI的發展將以降低成本為主要方向,有利於AI應用發展,並提升滲透率。
資料來源:公司公告、財聯社、金十數據、智通財經、華爾街見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