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.12.2024 – 3.1.2025

一周(2024年12月27日至2025年1月3日)市場回報

美股市場:截至美國時間2025年1月3日,標普500指數報5942.47點,累計-0.5%;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報19621.68點,累計-0.5%; 道瓊斯指數報42732.13點,累計-0.6%。

港股市場:截至2025年1月3日,恒生指數報19760.27點,累計-1.4%; 恒生科技指數報4403.12點,累計-3.0%。

A股市場:截至2025年1月3日,上證指數報3211.43點,累計-5.5%; 深證成指報9897.12點,累計-7.1%; 滬深300指數報3775.17點,累計-5.2%。

大宗商品:截至2025年1月3日,現貨黃金報2640.22美元,累計+0.7%; WTI原油報73.96美元,累計+4.8%; 布倫特原油報76.51美元,累計+3.2%。

巨集觀觀察

2024年,全球絕大部分股市都實現了上漲,唯獨法國、韓國下跌。 除了比特幣外,表現較好的市場有美國、中國、香港、臺灣。 美國三大股指為連續第二年上漲,道指全年累漲12.9%,標普500指數大漲23.3%,納斯達克指數漲28.6%。

《Opening Bell Daily》統計了16家華爾街投行的預測,發現每家投行均預測美股將在明年繼續上漲,預計標普500指數明年將累計上漲7%-19%。 瑞銀預計標普2025年的年底目標價為6400點,最為悲觀,而奧本海默最為樂觀,給出了7100點的目標價。

AI+軟體行業

蘋果或將2奈米iPhone推遲至2026年。 公司原計劃在25年推出的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兩款機型上搭載2奈米處理器,但因台積電2奈米產能有限,晶圓良率約60%,每個晶圓的生產成本達到3萬美元。 同時三星電子正在全力提升2奈米製程良率,並推動現有客戶日本PFN等公司進行測試,以爭奪2奈米製程市場。

Meta分享了一個創新研究——Memory layers(記憶層)。 目前,Transformer架構的預訓練大模型在存儲、查詢數據時,隨著參數的變大對算力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。 “記憶層”提出了新的高效查詢機制替代了傳統的查詢方法。

馬斯克宣佈,xAI公司的下一代AI模型Grok 3即將推出,其預訓練現已完成,計算量比Grok 2高10倍。

半導體行業

英偉達預計25年上半年將推出新一代人形機器人計算機Jetson Thor,並視其為新增長動力。 英偉達將自己定義為機器人革命的領先平臺,將銷售全棧解決方案,包括從訓練人工智慧機器人的軟體層到內置晶片。

黃仁勳於2024年6月確認Nvidia將開始ASIC晶元設計之後,英偉達已選定中國臺灣做為ASIC設計研發中心基地,並開啟了更大力度的相關人才挖角工作。

台積電先進封裝CoWoS擴產,台積電在納入購自群創舊廠與台中廠區的產能後,有助CoWoS月產能達7.5萬片新高,較2024年接近翻倍,預期2026年因應市場需求強勁持續擴充。

新能源車行業

小米CEO雷軍在跨年直播中,公開一組小米汽車數據:2024年小米SU7的總交付量為13.5萬輛;小米汽車門店已開設200家。 明年小米汽車的年交付目標為30萬輛。

特斯拉24年4季度的汽車交付量495,570輛,同比+2.3%,低於分析師預期504,770萬輛。 全年交付1,789,226輛,低於2023年的180.8萬。

大多數車企的12月銷量都還不錯,從環比看,蔚小理三家新勢力的銷量增速保持較好水準。 賽力斯和極氪的銷量基本持平。

中國互聯網行業

據The Information,位元組跳動計劃在2025年斥資70億美元購買英偉達晶元,並告知了供應商這個計劃。

阿裡巴巴宣佈,其子公司及NewRetail與德弘資本達成交易,以最高約131.38億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(大潤發、歐尚母公司)全部股權,合計佔高鑫零售已發行股份的78.7%,新零售版圖再收縮。

騰訊回購的力度完全消解了其大股東減持售股的影響。 資料顯示,從2022年6月大股東Prosus開始出售騰訊股份開始。 據公開可查資訊,截至2024年12月27日,騰訊回購總額已達1876億港元,超越同期Prosus的售股金額1745億港元。 持續的“註銷式回購”帶動下,騰訊總股本進一步下降至92.2億,達到十年來最低水準,其每股收益則持續上升,增速超收入和經營利潤。 過去一年,騰訊在視頻號、小程式、AI大模型、SaaS等多個「新芽」業務帶動下,增長動能充沛,一些長青遊戲也「老樹煥新」,達到高質量的增長模式,共同推動獲利率的增長。

資料來源:公司公告、財聯社、金十數據、智通財經、華爾街見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