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2.2025 – 7.2.2025

美股市場:截至美國時間2月7日,標普500指數報6025.99點,累計-0.2%;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報19523.4點,累計-0.48%; 道瓊斯指數報44303.44點,累計-0.5%。

港股市場:截至2025年2月7日,恒生指數報21133.54點,累計+4.5%; 恒生科技指數報5150.35點,累計+9%。

A股市場:截至2025年2月7日,上證指數報3303.96點,累計+1.6%; 深證成指報10573.78點,累計+4.1%; 滬深300指數報3892.7點,累計+2.0%。

大宗商品:截至2025年2月7日,現貨黃金報2867.3美元,累計+1.9%; WTI原油報71美元,累計-2.1%; 布倫特原油報74.66美元,累計-2.7%。

巨集觀觀察

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,受春節因素影響,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年增0.5%,是5個月以來增幅最大,食品價格上漲0.4%,非食品價格上漲0.5%; 消費品價格上漲0.1%,服務價格上漲1.1%。 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(PPI)年減2.3%,已連續28個月下跌,顯示通貨緊縮壓力仍大。

美國1月ISM製造業PMI為50.9,前值49.2,預期49.8。 連續3個月上升,好於預期,重回擴張區間,為22年9月來最高。

美國1月標普製造業PMI為51.2,前值50.1,預期50.1。 連續2個月上升,好於預期,連續2個月位於擴張區間,為24年5月來最好。

美國製造業在特朗普政策下,逐步好轉,預計將繼續保持上升趨勢,但也阻礙通脹繼續下行。

美國1月標普服務業PMI為52.9,前值52.8,預期52.9。 轉降為升,符合預期,連續25個月位於擴張區間,24年4月來次低。

美國1月ISM非製造業PMI為52.8,前值54.0,預期54.3。 轉升為降,差於預期,連續7個月位於擴張區間,24年9月來次低。

服務業PMI較為一般,但仍處於擴張區間。 總體上,中規中矩,對下次的利率決策影響小。

美國1月ADP就業人數增加18.3萬人,前值上修至17.6萬,預期14.8萬人。 環比升4%,連續2個月上升,好於預期,24年11月來最高。 勞動力市場仍然健康。

AI+軟體行業

谷歌24Q4業績

收入964.7億(美元,下同),同比增長11.8%,三季度同比增長15.1%。 淨利潤 265.4 億,增長 28.3%,三季度同比增長 33.6%。 收入增長和預期相似,凈利潤增長略勝預期。

廣告業務收入約724.6億,同比增長10.6%。 其中搜索和其他業務營收540.3億,同比增長12.5%。 YouTube 廣告收入104.7億,同比增長13.8%。 AdSense 等谷歌網路業務營收 79.5 億,同比下降 4.1%。 廣告業務增長只是平平。 雲業務營收119.6億,同比增長約30%,也較預期低。

現在DeepSeek穩居App Store第一,ChatGPT排第二,Gemini僅排在第16位,市場擔心Google在AI廣告和應用的競爭力。 以192計算,Googl市值約23,500億,去年自由現金流約750億,收益率(earnings yield)約3.1%,比市場無風險利率4.5%低,加上增長放慢,估值並不吸引。

亞馬遜24Q4業績

營收1877.9億(美元,下同)同比增長10%,盈利106億,接近翻倍。 自由現金流382億,較2023年的368億要高。

在線商店凈營收756億美元,同比增長7.1%(普普通通)。 獲利率較高的第三方銷售業務營收475億,同比增長9%(一年前是增長18%)。 廣告業務營收173億,同比增長18%(這個和Meta一樣,得益於中國跨境電商花大錢下廣告)。 雲端AWS業務營收288億,同比增長19%(沒有微軟Azure的31%和Google雲的30%增長快,但考慮到亞馬遜AWS的規模最大,增長慢一點很正常)。

亞馬遜預期今年第一季收入同比增長5%至9%左右,因審慎指引和巨大資本開支(2025年資本開支預期過千億)。 亞馬遜業績公佈后盤后股價下跌4%,以$229元計,市值24000億。 自由現金流(382億)/市值(24000億)為1.6%,比市場無風險利率(美國10年期債券)4.5%低不少。 估值不夠吸引。

幾家美國科技大廠公佈業績后,管理層都說要加大資本開支,投資AI。 資本來支大,嚇得大廠業績后股價都偏軟(除了Meta),但錢都花在晶片和AI應用上,這兩類公司今年業績大概率會保持高成長。

PLTR 24Q4業績:

收入8.3億美元,同比+36%,好於預期; 政府業務4.6億美元,好於預期;商業業務3.7億美元,好於預期;調整後經營利率45%; 調整後EPS為0.14美元,好於預期。 指引:25Q1收入8.58~8.62億美元,好於預期; 25年收入37.4~37.6億美元,好於預期。

建議:買入評級。 PLTR交出亮眼的業績,收入、利潤均好於預期,且指引也不錯。 政府業務、商業業務都保持高速增長,CEO稱,目前處於AI變革最早階段,變革將持續多年,甚至幾十年,PLTR將繼續受益於AI領導者的角色。

半導體行業

AMD 24Q4業績:

收入76.6億美元,同比增長24%,好於預期; 數據中心業務39億美元,同比增長68%,差於預期; 調整后毛利率54%,同比+3 ppt; 調整后EPS為1.09美元,同比增長42%,符合預期。 指引:25Q1收入68~74億美元,好於預期。

建議:中性評級。 收入超預期,利潤差於預期,指引收入超預期。 盤后下跌主要是調整前EPS同比大幅下降29%。 公司強調,廉價的AI模型將促進AI應用發展速度,看好整體AI週期,2025年看到繼續增長的明顯機會。 我認為,市場對英偉達Blackwell GPU、定製AI晶元的需求,將減少AMD產品的市場份額。 因此,目前不是一個好時機。

新能源車行業

比亞迪將於2月10日召開智慧化戰略發佈會。 比亞迪提出,希望通過比亞迪「天神之眼」系統,讓每一個人都能暢享高階智駕。 演演算法層面,公司高速NOA演算法已經完成自研開發; 城區NOA演算法使用供應商+自研方案。 短期通過外部合作形成規模交付,中長期憑藉銷量、成本優勢實現智駕數據快速積累,進而助力其城區NOA演算法自研,最終完成演算法全棧自研和量產,縮小與當前頭部車企的差距。

比亞迪本身的電池、電機都處於業界領先,但智慧化方面一直是短板。 過去2年,比亞迪在發力智能駕駛,市場預期本次發佈會將有重磅升級。

中國互聯網行業

 2月1日,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,稱將於 2 月 4 日起對所有產自中國的商品徵收 10% 附加稅,並停止來自中國的「 小額包裹 」(de minimis)包裹關稅寬免。

2月4日晚間,美國郵政(USPS)宣布暫停收取來自中國和香港的包裹。 但僅僅過去 12 小時,又宣佈恢復接收。

2月7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,推遲對來自中國的「小額包裹」(de minimis)包裹關稅,直至商務部確認處理包裹和關稅的程序和系統完成。

高盛發表研究報告,指美國對中國加征10%關稅,雖然Temu相對於線下零售商的售價優勢將會收窄,但仍然維持競爭力,為線下零售商定價的58%,預期關稅對集團明年的收入及經調整經營溢利影響可控。 隨著政策不確定性的逐步消散,其股價可能面臨重估機會。

資料來源:公司公告、華爾街見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