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股市场:截至美国时间2月7日,标普500指数报6025.99点,累计-0.2%;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报19523.4点,累计-0.48%;道琼斯指数报44303.44点,累计-0.5%。
港股市场:截至2025年2月7日,恒生指数报21133.54点,累计+4.5%;恒生科技指数报5150.35点,累计+9%。
A股市场:截至2025年2月7日,上证指数报3303.96点,累计+1.6%;深证成指报10573.78点,累计+4.1%;沪深300指数报3892.7点,累计+2.0%。
大宗商品:截至2025年2月7日,现货黄金报2867.3美元,累计+1.9%;WTI原油报71美元,累计-2.1%;布伦特原油报74.66美元,累计-2.7%。
宏观观察
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,受春节因素影响,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年增0.5%,是5个月以来增幅最大,食品价格上涨0.4%,非食品价格上涨0.5%;消费品价格上涨0.1%,服务价格上涨1.1%。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(PPI)年减2.3%,已连续28个月下跌,显示通货紧缩压力仍大。
美国1月ISM制造业PMI为50.9,前值49.2,预期49.8。连续3个月上升,好于预期,重回扩张区间,为22年9月来最高。
美国1月标普制造业PMI为51.2,前值50.1,预期50.1。连续2个月上升,好于预期,连续2个月位于扩张区间,为24年5月来最好。
美国制造业在特朗普政策下,逐步好转,预计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,但也阻碍通胀继续下行。
美国1月标普服务业PMI为52.9,前值52.8,预期52.9。转降为升,符合预期,连续25个月位于扩张区间,24年4月来次低。
美国1月ISM非制造业PMI为52.8,前值54.0,预期54.3。转升为降,差于预期,连续7个月位于扩张区间,24年9月来次低。
服务业PMI较为一般,但仍处于扩张区间。总体上,中规中矩,对下次的利率决策影响小。
美国1月ADP就业人数增加18.3万人,前值上修至17.6万,预期14.8万人。环比升4%,连续2个月上升,好于预期,24年11月来最高。劳动力市场仍然健康。
AI+软件行业
谷歌24Q4业绩
收入964.7 亿(美元,下同),同比增长 11.8%,三季度同比增长 15.1%。净利润 265.4 亿,增长 28.3%,三季度同比增长 33.6%。收入增长和预期相似,净利润增长略胜预期。
广告业务收入约724.6 亿,同比增长 10.6%。其中搜索和其他业务营收 540.3 亿,同比增长 12.5%。YouTube 广告收入104.7 亿,同比增长 13.8%。AdSense 等谷歌网络业务营收 79.5 亿,同比下降 4.1%。广告业务增长只是平平。云业务营收 119.6 亿,同比增长约 30%,也较预期低。
现在DeepSeek稳居App Store第一,ChatGPT排第二,Gemini仅排在第16位,市场担心Google在AI广告和应用的竞争力。以192计算,Googl市值约23,500亿,去年自由现金流约750亿,收益率(earnings yield)约3.1%,比市场无风险利率4.5%低,加上增长放慢,估值并不吸引。
亚马逊24Q4业绩
营收1877.9亿(美元,下同)同比增长10%,盈利106亿,接近翻倍。自由现金流382亿,较2023年的368亿要高。
在线商店净营收756亿美元,同比增长7.1%(普普通通)。利润率较高的第三方销售业务营收475亿,同比增长9%(一年前是增長18%)。广告业务营收173亿,同比增长18%(这个和Meta一样,得益于中国跨境电商花大钱下广告)。云端AWS业务营收288亿,同比增长19%(没有微软Azure的31%和Google云的30%增长快,但考虑到亚马逊AWS的规模最大,增长慢一点很正常)。
亚马逊预期今年第一季收入同比增长5%至9%左右,因审慎指引和巨大资本开支(2025年资本开支预期过千亿)。亚马逊业绩公布后盘后股价下跌4%,以$229元计,市值24000亿。自由现金流(382亿)/市值(24000亿)为1.6%,比市场無风险利率(美国10年期债券)4.5%低不少。估值不夠吸引。
几家美国科技大厂公布业绩后,管理层都说要加大资本开支,投资AI。资本来支大,吓得大厂业绩后股价都偏软(除了Meta),但钱都花在晶片和AI应用上,这两类公司今年业绩大概率会保持高成长。
PLTR 24Q4业绩:
收入8.3亿美元,同比+36%,好于预期;政府业务4.6亿美元,好于预期;商业业务3.7亿美元,好于预期;调整后经营利率45%;调整后EPS为0.14美元,好于预期。指引:25Q1收入8.58~8.62亿美元,好于预期;25年收入37.4~37.6亿美元,好于预期。
建议:买入评级。PLTR交出亮眼的业绩,收入、利润均好于预期,且指引也不错。政府业务、商业业务都保持高速增长,CEO称,目前处于AI变革最早阶段,变革将持续多年,甚至几十年,PLTR将继续受益于AI领导者的角色。
半导体行业
AMD 24Q4业绩:
收入76.6亿美元,同比增长24%,好于预期;数据中心业务39亿美元,同比增长68%,差于预期;调整后毛利率54%,同比+3 ppt;调整后EPS为1.09美元,同比增长42%,符合预期。指引:25Q1收入68~74亿美元,好于预期。
建议:中性评级。收入超预期,利润差于预期,指引收入超预期。盘后下跌主要是调整前EPS同比大幅下降29%。公司强调,廉价的AI模型将促进AI应用发展速度,看好整体AI周期,2025年看到继续增长的明显机会。我认为,市场对英伟达Blackwell GPU、定制AI芯片的需求,将减少AMD产品的市场份额。因此,目前不是一个好时机。
新能源车行业
比亚迪将于2月10日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。比亚迪提出,希望通过比亚迪“天神之眼”系统,让每一个人都能畅享高阶智驾。算法层面,公司高速NOA算法已经完成自研开发;城区NOA算法使用供应商+自研方案。短期通过外部合作形成规模交付,中长期凭借销量、成本优势实现智驾数据快速积累,进而助力其城区NOA算法自研,最终完成算法全栈自研和量产,缩小与当前头部车企的差距。
比亚迪本身的电池、电机都处于业界领先,但智能化方面一直是短板。过去2年,比亚迪在发力智能驾驶,市场预期本次发布会将有重磅升级。
中国互联网行业
2月1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,称将于 2 月 4 日起对所有产自中国的商品征收 10% 附加税,并停止来自中国的「 小额包裹 」(de minimis)包裹关税宽免。
2月4日晚间,美国邮政(USPS)宣布暂停收取来自中国和香港的包裹。但仅仅过去 12 小时,又宣布恢复接收。
2月7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,推迟对来自中国的「 小额包裹 」(de minimis)包裹关税,直至商务部确认处理包裹和关税的程序和系统完成。
高盛发表研究报告,指美国对中国加征10%关税,虽然Temu相对于线下零售商的售价优势将会收窄,但仍然维持竞争力,为线下零售商定价的58%,预期关税对集团明年的收入及经调整经营溢利影响可控。 随着政策不确定性的逐步消散,其股价可能面临重估机会。
资料来源:公司公告、华尔街见闻